{{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1. 關於入境
肉品、肉乾、肉鬆等肉類加工製品可以帶出國嗎?
或者OOO可以帶出境嗎?
更確切的問法應該是:
可不可以帶OOO食品去XXX國家呢?
這是因為出境時,台灣海關不會一一幫我們確認所攜帶的食品或物品是否可以入境他國,
假設我們從台灣帶了水果上飛機並抵達他國,他國規定禁止攜帶水果入境的情況下,
我們會面臨丟棄水果,以及面臨巨額罰款。
所以我們應該這樣問:
可不可以帶肉乾去日本?
能不能帶泡麵入境中國?
......
答案是,要看「目的地國家」的入境規定,
例如,今天我要去日本旅遊,就要看日本政府的入境規定,
要入境中國,就要看中國政府對該食品的入境限制。
要如何知道目的地國家的入境相關規定?
答案是上該國專門處理動植物檢疫/防疫的業務部門的網站查詢,
在台灣,負責把關的部門是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簡稱防檢署,防檢署很貼心地在網站中列出台灣人經常出訪的國家,
提醒大家在入境這些國家時禁止攜帶哪些肉品或相關加工肉品,
查詢該國相關規定,了解該國禁止攜帶入境的東西有哪些。
網站裡包含: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歐盟、新加坡、香港、中國以及日本,
至於裡頭沒有提及的國家,恐怕就要自己上網做功課了,
比方說韓國(?)怎麼沒有記載在裡面,筆者也不知道😂
但
並不是所有網站都對外國觀光客這麼友善,
網站多為英文或他國語言,
有的甚至沒有中文頁面可供瀏覽,
法規內容用字遣詞艱澀難懂,
有的限制看了似懂非懂,有模糊地帶,
再加上一堆專有名詞,
閱讀後似懂非懂,
筆者在此告訴大家,就目前所知,
這樣記就可以了,夠簡單吧。
2. 關於出境
再來談談上飛機前會遇到的情況,
台灣海關只會嚴格檢查我們是否有攜帶具攻擊性、危險物品或是特定被禁止的物品上飛機,
任何有帶有刀片、尖銳、可能傷到人的物品,不論其功能為何,皆不能帶上飛機。ex:各式刀具,包含剪刀、刮鬍刀、指甲剪等。
長條型物體。ex:腳架、自拍棒、雨傘、球棒等。
電池,或是含有電池並且電池是沒有辦法拆下來的物品。
具有高壓氣體的物品、各式噴霧罐。ex:噴霧式乾洗髮、定型液、殺蟲劑等。
酒精或過多的液體
以上都是被禁止帶上飛機的物品喔。
關於更詳細的禁止攜帶或禁止託運上飛機的規定請參考以下連結:
不難發現,出境時檢查的目的是要確保帶上飛機的物品不會影響飛航安全,保護我們在坐飛機時的安全。
所以在出境時海關並不會幫我們確認所攜帶的食品是否可以入境他國!!!
也就是說,離開台灣時我不管你,但踏上他國土地時,你就要自己負責任的意思。
所以出國請務必一定一定要做功課喔。
接下來我們談談哪些食品是被禁止入境台灣,哪些食品是可以帶回台灣的。
開門見山地說,絕大部分的肉製品都是不能帶回台灣的,
舉最常見的豬肉乾、牛肉乾、肉鬆、豬肉絲、香腸、臘肉、火腿、培根等等……都不行
(對了!還有肉粽,曾經有旅客帶肉粽過海關被罰款的案例),
全部都被禁止攜帶入境台灣,
就算是真空包裝也不行喔!
但經過商業滅菌(高溫滅菌)的產品例外,下面段落做說明。
原因是這些產品可能會帶來疾病,如口蹄疫、非洲豬瘟等,
對台灣生態、畜牧業、農業造成嚴重威脅。
最人氣的一蘭拉麵(不論是麵條或是碗裝泡麵)、
或是不含乾燥肉塊的泡麵。
不問湯頭為何,豬骨熬製而成的豚骨湯底、味噌湯底又或是柚子風味湯底的泡麵,
這部分都是沒有問題的。
含肉品,但該肉品是包裝於經過高溫殺菌的調理包內的泡麵,
是可以攜帶入境的,
像是台灣常見的滿漢大餐內附的有肉塊的調理包,這是OK的。
再來談特別受到台灣人喜愛的日本泡麵,
像是日清 杯麵(含有乾燥小碎肉塊),
理論上是不行的。
但
依據在機場工作友人提供的資訊,
絕大多數的泡麵,像上述含乾燥肉塊的日清杯麵等,
還是可以順利帶回台灣的喔。
(除了極少數,像越南有一款泡麵放了整根火腿在裡面……,這就醫定會被擋下來,其他基本上都是沒有問題的喔。)
但規定畢竟是會隨著時間變化調整,
請讀者還是遵守當下各國最新的出入境規定!
不論是肉品罐頭、含動物內臟的罐頭、海鮮罐頭或是水果罐頭,
另外軟式罐頭(金屬鋁箔包裝、料理包),
像是台灣泡麵中的豬肉、牛肉調理包、
豬骨、雞骨、麻辣鴨血火鍋湯底等,
或是近年很流行的滴雞精,
又或是鋁箔包裝的保久乳(一般紙盒鮮奶或是塑膠瓶裝鮮奶就不行,因為未經過高溫殺菌),
只要是經過商業殺菌(高溫殺菌)的食物,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可以順利入境台灣的。
都屬於軟式罐頭,皆可以攜帶入境。
部分朋友可能會將真空包裝的產品
與高溫殺菌的產品搞混,
誤以為只要將被禁止的食品真空包裝後就可以攜帶入境他國,
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水果乾、茶葉、魚乾、魷魚絲、乾燥海鮮等,
都是可以自由攜帶進入台灣的。
乾燥處理的水果:
記得必須是水果乾,
如果是新鮮水果(或不新鮮的水果?),
不論是切開、沒切開,
剝皮、還是沒剝皮,
又或者是裝飾在蛋糕、餅乾、派、麵包等食品中,
都是被禁止入境台灣的。
乾燥處理的海鮮:
乾燥過後而且完全去除水分且不含內臟的海鮮產品,都是可以的喔!
切記一定要去除內臟,
海鮮產品只需經過乾燥,不一定要經過高溫殺菌。
只經過乾燥後的內臟是不行的,
除非回到剛剛提到的經過高溫殺菌、
並且包裝在罐頭中的內臟才可以。
其他常見食品:
麵包(不含肉的)、
蛋黃酥(蛋黃的部分一定要全熟,而且其中不能含有肉)、
乳製品(比如起司、保久乳)、
果醬(經過加工處理,不屬於新鮮水果)
例如:
沒有餡料的麵包(可以入境台灣) VS. 撒上肉鬆的麵包、夾培根的麵包(不可入境台灣)
夾著起司的可頌麵包(可以入境台灣) VS. 夾著起司和培根的可頌麵包(不可入境台灣)
奶油千層派(可以入境台灣) VS. 奶油芒果千層派(不可入境台灣)
草莓果醬吐司(可以入境台灣) VS. 含新鮮草莓的吐司(不可入境台灣)
在要購買任何可能帶回國的お土産前,請確認你手中的伴手禮是否為限制入境台灣的產品,
確保你要帶到回國的零食美食不會因為不符規定,遭到海關沒收,
更嚴重的是面臨巨額罰款。
旅遊網站上常見的部落格,
像是韓國必買、日本必買...等文章,
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被限制帶回台灣的,
有些必買清單上的東西,就在當地享用,作為美好回憶!
畢竟,沒有什麼比順利通關更重要了,
這樣就有下次再去旅行的理由啦🥰
記得,台灣出入境相關規定會隨時間變化,
出發前最好再次檢查最新版本的出入境規定與限制,
或是直接打電話到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確認。
遵守規定不僅是對自己負責,
也是對我們台灣整體畜牧業、農業負責任喔!
想了解更詳細的資訊可參考以下網站及表單:
👉🏻入境旅客攜帶常見動植物或其產品檢疫規定參考表(PDF檔)
筆者因本身事業經營,經常收到顧客詢問:肉乾可以寄到XX國嗎?
因此負責任地詢問了跨國物流業者關於豬肉乾、牛肉乾、豬肉鬆等伴手禮的寄送相關規定,
答案同上,
全世界就只有香港可以寄送!!!
澳門不行、
中國不行、
愛吃肉乾的新加坡不行、
馬來西亞不行,
只能寄到香港!
只能寄到香港!
只能寄到香港!
想要寄肉乾或是其他含有肉類加工製品到海外給親朋好友時,
一定要提前查詢目的地國家的相關規定,
避免違法或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跨國物流業者對於這些規定比我們來得更熟悉,
如果不確定的話也可以直接詢問業者,
在寄送跨國包裹時,
業者是會打開包裹檢查每一樣產品的,如有被禁止寄到國外的食物或物品會直接被退貨喔。
限制帶肉或加工肉產品進入台灣,
主要是為了預防動物疾病和保護人們的健康,
因為肉產品很容易傳播疾病,如果攜帶病菌的肉進來了,
可能會引起嚴重的疫情,
這對台灣的農業、動物和人的健康都會有很大的危害。
相信各位對口蹄疫、禽流感和非洲豬瘟這些名詞都非常熟悉,
如果這些疾病在台灣爆發了,
對我們的養殖業會是災難性的打擊,
甚至還會被我們吃到體內,影響健康。
現在因為全球化的貿易和旅遊,
細菌、病毒跨國傳播非常容易,風險大增,
所以為了台灣整體畜牧業和農業,還有公眾健康安全,
嚴格規定是必要的。
但是違規攜帶肉製品入境的問題其實還是屢見不鮮,
前陣子非洲豬瘟大流行的期間,
就曾有國外觀光客從疫區帶了含非洲豬瘟的肉製品來台,
幸好及時被海關發現並成功攔截,
該名遊客也因此付出了鉅額罰款。